红土青山展新颜:一个湘赣边界村庄的振兴风采 ——攸县鸾山镇南岸村发展纪实

攸县新闻网wap端 · 鸾山镇
2025-05-21

晨雾中的皮佳河泛着粼粼波光,蜿蜒穿过南岸村的林海。两岸新修的生态护堤,如彩带的沥青路,一幢幢高雅别致的楼房,绿树成荫,鸟语花香,如诗如画。尤其是列宁室旧址红旗如同这片红土地上的星火,汇聚成照亮山乡的银河。呈现出美丽乡村勃勃生机,成了令人向往的红色教育基地,旅游和度假的风水胜地。

南岸村,地处罗霄山脉东麓,坐拥两省三县交会的独特区位。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红色基因与绿色生态交织:国家级文物“列宁室”见证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烽火岁月,落差超百米的滴玉石瀑布如银河倾泻,300多亩黄精等药材基地在这块红色沃土上焕发新生。四年前,这里还背负127万元债务,矿坑如溃烂的疮疤;如今,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28.6万元,南岸村和村书记陈艳午本人曾多次被评为镇、县、市先进集体和个人,跻身“湖南省红色美丽村庄创建点”,谱写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

一、党建引领:破局攻坚闯新路

——困局:勇毅前行跨低谷

2011年两村合并时,账本上趴着127万元债务,沉重的债务令村干部喘不过气来,村老会计周老珍藏的票据簿里,夹着一张张泛黄的欠条复印件,村书记陈艳午勇于面对现实,立即召开党员、村民小组长会议,让大家献计献策,针对如何化解村级债务,走出低谷,冲出困境,脱贫致富。她集大家智慧,在镇党委、政府、人大支持和关心下,带着支村两委成员,废寝忘食,走访向村讨债的老板,缓解矛盾纠纷,分期分批偿还债务,得到老板的谅解。同时,走访村老干部、老党员、知名人士和在外工作的领导和干部,争取他们对村工作的支持。如:村支部老书记邓铁成同志直接捐款5万元支持村里基础设施建设。他语重心长地说“陈书记你能挑起千斤重担,我作为一个老党员有责任支持你啊!”陈艳午她那炯炯有神的凤眼里迸出了感激的泪花,深情地说“邓老你是俺们学习的榜样,绝不辜负你的期望啊!”这一重大举措,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,正是在党建引领之下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。

——创新:培源致富施妙方

南岸村铁矿企业曾兴旺一时,如今走向低谷,新老村书记和支村两委充分认识到矿产资源是有限的,必须从地下向地面转型。引进福建老板投资1000多万元,进行竹业加工,办起了鸾凤竹业有限公司。村书记陈艳午上任后,进行巩固和发展,注入了活力,主要是用竹子加工成筷子等,畅销省内外,如今解决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员就业。同时,大力发展种养殖业,如:号召村里有识志之士,返乡创业人员,种植药材黄精,七叶一枝花,达300多亩,还有红茹,西瓜,豆子,花生等。并且引导、鼓励和扶持养殖业,发挥了深山坡地优势。养殖大户陈新桂养殖黑山羊达100多头,还有的甚至达1000多头,年收入达到了上百万元,扶持困难户陈开生养牛10多头,低保户陈岳林养殖牛和鸭等,脱贫摘帽走向致富之路。老百姓尝到了甜头,种植大户陈大伯高兴地说“多亏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扶助,才让俺们过上好日子啊!”

二、众手筑基:织就振兴连心网

——治水:奋力把住主动脉

陈书记深深认识到水是命根子,治水,就是治村之道。当她打开笔记本记录密密麻麻27项群众诉求:岩下桥年久失修,农田灌溉设施老化,红色遗址亟待保护,尤其是2022年暴雨季节,笔记本标注着皮佳河23处风险点,陈艳午火速行动,得到了县、镇领导的支持,发动全村党员,村民小组长和群众,有的捐资金,有的献物资,有的出力,总之,风雨无阻,男女老少齐上阵,尤其67岁陈姓老党员运送沙袋,手上勒出了血痕。陈艳午带头战斗在第一线,全身被雨水淋湿了,老百姓心疼地说“陈书记你是俺村当家人,如果累坏了身子,俺们村成了一箩斧头没有一个把啊!”她听到这些话,心里甜滋滋,暖融融,更加来劲,笑着说“保护了河堤,就是保护俺们的生命呢!”,在她的带领下,成功筑起500多米皮佳河堤。接着治理山洪沟项目900多米。陈书记和支村两委成员,一心扑在工作上,节假日顾不上休息,尤其当3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落地时,陈书记连绩40多天坚守施工现场,协调解决17起土地纠纷。陈书记带领一班人,头顶日烈,不畏酷暑,不畏严寒,不畏艰难,不畏险阻,使一片一片高标准农田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。

——筑路:阡陌纵横通四方

陈书记在大会深情地说“咱们要想富,必须先修路!”顿时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,她是这么说也是这样做,她认为振兴乡村,必须解决路,水,电,讯等问题。她对支村两委成员慷慨地说“群众所盼的!就是我们要做的!”所以她马不停蹄,与支村两委带领村在抢修加固岩下桥,因岩下桥,是一座古老的桥,存在安全隐患,又是连接沙岭江,岩下组,是村民,生产,生活,学生上学主要通道,村里想方设法筹集10多万元,加上村民捐资捐劳,终于修好了这座“连心桥”。一位78岁陈大爷摸着花岗岩护栏高兴地说“俺这些老头子可以大胆过桥看风景,妹叽乃叽放心过桥上学堂喽!”

桥修好了,陈书记又翻开日记本,还有三个组道路加宽改造和铺设沥青,这又是一个难题,她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觉。她想起在会上说的话:“没有好路,怎么富呢?”于是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,天刚亮用冷水擦把脸往县城里赶,找有关部门争资立项,功夫不负有心人,她的举措和爱心感动了上级领导,感动了村民,村投资40多万元,加上村民捐资及投工投劳等达100余万元,将围丘,万新,南冲3个组达3公里多组级公里硬化并铺上了沥青。村民个个跷起大拇指点赞。80多岁周大娘高兴地说:“城里人走柏油路,俺们也有,俺也像姜子伢走后运啊!”

三、红绿交响:直播带货亮妙招

——赶超:村书记带头上屏幕

南岸村地处攸县东部偏僻山区,隔县城80多公里,交通不便,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售困难,产、供、销一条龙服务存在困难。陈书记心里很着急,于是绞尽脑汁,一方面是在大会鼓励大家,大力发展产业,大力发展种养殖业,村民们积极响应,一下子火起来;另一方面也采取走出去学别人的经验,把老师请进来给村民们培训,发动大家学直播带货。有知识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创业去了,在家的有的年纪大了,有的没文化讲不出普通话,陈书记只好自己带头自编自播。她告诉笔者说“刚开始很害羞,普通话不标准,出了洋相咯!”她老公支持安慰她:“你是为俺村做好事,怕什么丑喽!”她这一举措得到家里,支村两委成员和村民的大力支持。她坚持天天练习,走到那里就有她的镜头,上山和村民采野生藤茶、山萝卜、野淮山等,她还到农户家里直播正宗糯米糊子酒。书记变成了网红。请看直播词:“红色南岸,山货出山,我们南岸村支村两委到了株洲市神农年货集市现场,让更多人能吃到我们原生态本土特色优质农产品,欢迎大家前来品尝!”

——共创:产业链延伸平台

陈书记经过不断学习,不断演练直播带货,总结经验提升水平,吸引了更多的粉丝,点赞和关注由100多人变成了成千上万人。给自己树立信心,通过试播出以后,于今年4月份产生了实质性效果,线上订单农副产品与日俱增,帮助老百姓创收线上线下达到20多万元,老百姓尝到了甜头。当尹大姐收到山萝卜款高兴地说:“好妹妹,你是俺们的好书记,更是俺们的财神爷啊!”陈书记握着她的手深情地说:“帮助你们,也是帮助自己喽!”陈书记心里很高兴:“得到了老百姓夸奖,上级的肯定,这就是我的成功。”这是陈书记常说的话。

陈书记和支村两委一起研究怎么样延伸产业,让村民长富久富,又要发展村集体经济,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,反复征求广大党员和村民代表各方面的意见,陈书记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,就是资源整合,降低运营成本,省略中间环节,也就是一站式服务。在各方面达成共识后,找到切入点,成立了攸县尚盟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。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,拥有农副产品销售和文旅等40多种服务项目。陈书记为该社法人代表,该社专门负责企业产品,农户农副产品销售,合作社独立核算,目前没有收取其它费用,只是产品加运费,邮寄费。陈书记计划,让生产者获得了效益,再提取一点小比例作为村集体收益,设立专账用于公益事业。这一举措,得到老百姓点赞,养殖户刘大爷说:“陈书记一班人,真了不起!为俺们着想,办好事,这是俺们的福气啊!”

四、薪火相传:红土长歌向未来

——期盼:”国宝”的设施升级

列宁室位于南岸村南冲组,由当地村民陈寿康建于1930年。坐西北朝东南,青砖,夯土和木结构,属于两层楼阁式民宅。工农红军湘赣独立一师三团和列宁室旧址。2019年10月,南岸列宁室列入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。那时,列宁室1932年6月,三团为了组织干部战士学习马列主义,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才开设的列宁学校。大部分是依据当时的情况恢复的,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恢复和完善。老百姓期盼,环境治理,周边设施升级改造。陈书记和支村两委成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,立即召开党员,村民组长,代表动员大会,陈书记在大会深情地说:“咱们用活用好‘国宝”这块金字招牌,打造红色文旅品牌!”顿时,台下响起了热烈掌声,欢呼声、掌声冲出窗外,在红色南岸上空久久地回荡。从2023年开始,陈书记背起包袱雨伞,带着设计团队7次赴省城查档案资料,走访专家。当展柜陈列出发黄的《土地问题决议案》手抄本,陈书记惊奇地说:“好呀!这些红色档案,终于重见天日啊!”陈书记全身心投入,使出浑身解数,从镇、县、市、省来回跑单位争取立项,废寝忘食,和她一路同行的村干部看到她头脑发晕,两眼冒金星,心疼得流出了眼泪。在她带着一班人,发扬了革命战争年代精神,终于拿到了《南岸列宁周边环境整治及旅游基础设施升级项目》批文。

——致远:红色文旅启新程

南岸村成功入选湖南省红色美丽村庄创建点。站在规划图前,陈书记如数家珍一样告诉笔者:“得到了省、市、县、镇和各部门的支持,争取了中央扶持资金,用于建红军文化广场、红色研学体验、红色讲堂、改造红军食堂、党建教育、廉政教育、列宁室入口道路沥青铺设、周边院落、房前屋后美化以及休闲垂钓中心等。陈书记计划在列宁室附近建设工艺品和农副产品展示台,还建设农家小院,形成集吃、住、行和娱乐一条龙优质服务行业。以上这些项目,施工队伍日夜奋战,预计今年国庆节前夕完工。向上级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。当笔者记录正浓时,陈书记手机里又弹出一条新消息——省旅游公司意向与村集体签订年度合作协议,预计可为村民每户平均增收8000元。

红色南岸,南岸这块神奇的红色沃土,充满着生机,充满着活力,令人向往的风水宝地。你听!皮佳河的水声依旧潺潺,如同八十年前红军的马蹄声。不同的是,今日的南岸人已接过火种,在乡村振兴的长征路上,踏出属于新时代的铿锵足音,彰显着新时代靓丽的风采。

责编:付静
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